应用法律系
当前位置: 校友工作和优秀毕业生>正文

应用法律系2011届毕业生那伊莎:把人民利益放在手心,捍卫法律尊严、守护社会公正

阅读量:   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25日   

那伊莎,女,满族,1989年10月出生。2011年6月毕业于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,同时取得河北大学法律专业学士学位。201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2013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2015年11月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检察院工作,现任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检察院四级检察官,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机关党支部书记。2018年被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;2019年至2021年被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记个人嘉奖;2016至2021年被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检察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2019年参与办理某涉黑案件,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评委精品案件。2020-2021撰写多篇调研文章、典型案例,先后被《检察日报》《河北法制报》、河北省人民检察院、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刊登、转发。

学生时代,时间的参照物是渐行渐远的校园;步入工作岗位,时间的参照物是一年又一年的工作总结;成长为一名检察官,时间的参照物是系统里一件件已结案件。2022年已是离开母校的第11年,感恩母校惦念,让我有机会,将毕业后的经历与收获在此分享,能将而立之年政法学子的成长标识在此展示。

一、积极投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

  2018年1月23日,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,为期三年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式开始。这也是参加工作以来最忙碌的时光。期间,参与社区、乡镇普法宣传以及法律咨询活动十余次,参与办理审查批准逮捕、审查起诉各环节涉黑恶案件13件。2019年5月加入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某涉黑案件专案组,该案涉案人数众多、卷宗百余册,专案组用时三个月便将该案提起公诉,最终该案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精品案件。2019年12月参与办理张家口市宣化区某涉恶案件,专案组克服疫情困难,提讯、认罪认罚、补充侦查、追捕漏犯、追诉漏罪等工作有序开展,该案的办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,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极大认可。

二、立足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释放司法善意

2021年4月“少捕慎诉慎押”从刑事司法理念上升为刑事司法政策。在一起交通肇事案的办理过程中,犯罪嫌疑人系在校大学生。该同志立足基本的案件办理流程,深入走访被害人家庭、犯罪嫌疑人所在村委会及就读学校。组织双方开展赔偿谅解工作,考察犯罪嫌疑人现时表现。同时,积极向控告申诉部门移交线索,为被害人家属申请司法救助,借鉴未成年人犯罪的“教育,感化,挽救”方针,对犯罪嫌疑人开展释法说理及感化教育工作。最终,双方发达成赔偿谅解,被害人家属获得司法救助,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。该案办理过程被《河北法制报》《检察日报》刊登,被省市两级检察机关微信公众号转发。

三、“党建+检察”工作深度融合

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、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。作为支部书记,该同志在工作中坚持刑事检察理论研究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。撰写多篇调研文章和典型案例,其中《想象竞合犯本质及处断原则在实践中的新探索》一文被省级院转发,另两篇调研文章被市级院转发。

2022年7月该同志办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,被害人系抑郁症患者,在走访被害人家庭时发现,被害人父母均没有固定工作,靠低保维持生活。该同志在案件办结后,组织支部党员制定帮扶计划。对被害人家庭进行慰问,同时与被害人所在社区建立联系,持续关注被害人家庭情况并适时提供帮助,充分促进了党建与检察工作的融合。随后,第一机关党支部与本院政治部宣传组合作,拍摄了“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”主题视频。该视频短片被市级院转发,有力宣传了“党建+检察相融合的工作方式。

法治先进人物,有敢打硬仗、能打胜仗的检察官傅忆文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政法干部文国云,值守北京“西南门户”的公安检查站站长张库,心里装着人民的好法官黄文娟。作为一名政法学院的毕业生、一名基层检察官、9600余万中共党员中的一员,以他们为榜样,以法律为准则,把党性放在心头,把人民利益放在手心,捍卫法律尊严、守护社会公正,是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坚守,也是共和国法制蓝天下法律人不变的目标。




上一条:应用法律系2016届毕业生范晓豪:闪亮的日子,青春该有的模样 下一条:应用法律系2014届毕业生吴立华:道阻且长,行则降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

关闭